1. 從伯里克利的葬禮演說(第二卷第四章)可得出雅典公民的哪些自我期許與理想圖像?
在伯里克利的葬禮演說中,他強調了雅典公民的幾個主要價值觀。首先,他們強調為國家而犧牲,認為保護和捍衛城邦是每位公民的責任,而不是被迫做的事情。其次,雅典人非常重視民主,並認為每個公民都有責任參與政治和決策過程,這樣才能讓國家繁榮。雅典人也對自己的行為有高標準,他們追求榮譽,但不會沉迷於奢華,而是以理智和自律為榮。總體來說,雅典公民理想的生活是追求智慧、節制和正義,他們自視為其他城邦的榜樣,而不是模仿他人。
2. 你同意修昔底德在第二卷第六章對伯里克利的什麼評價?理由何在?
我同意修昔底德對伯里克利的評價,尤其是在描述他在危機時刻的領導能力。伯里克利的智慧在於,他能夠在城邦面臨困難時,冷靜地做出理智的決策,並且說服雅典公民把國家的利益放在個人情感之上。他認為雅典的成功並不是隨便的,而是靠每個公民的努力與理性來維護。他的領導風格讓雅典能夠在他領導下達到巔峰,即使面臨艱難時刻,公民也能夠信任並跟隨他的指引,這使他成為修昔底德筆下值得稱讚的領袖。
3. 根據第三卷第三章「關於密提林的辯論」,請問:雙方爭辯的焦點?各自提出什麼理據?
在密提林辯論中,雙方的爭辯焦點是對待叛變的密提林人該如何處置。克里昂強烈主張要對叛變者進行殘酷的懲罰,他認為這不僅能報復叛徒,也能警告其他城邦,讓他們不敢再犯。對他來說,這種嚴厲的懲罰有助於維持雅典的統治權威。另一方面,戴奧多都斯認為過度懲罰會激起其他附屬城邦的恐懼,甚至可能導致反叛,這樣會對雅典的長期穩定造成威脅。他主張理性處理,不應該做出過激的行為,而應該尋求維持穩定的方式。他認為,應該根據情況做出決定,而不是單純依靠懲罰。
4. 為什麼作者高度看重科西拉的叛亂(The Sedition in Corcyra)(第三卷第五章)?該篇章有何特殊之處?
修昔底德在描述科西拉的叛亂時,著重強調了戰爭如何對人性和社會結構產生極大的影響。在這一章中,他詳細描寫了兩派勢力之間的暴力衝突,並揭示了戰爭對人的價值觀所造成的極大扭曲。科西拉的叛亂充滿了父子對立、朋友互相背叛的悲劇,這一切反映了戰爭如何激發出人性中最黑暗的部分。這篇章特別的地方在於,修昔底德不僅僅是描述一場叛亂,而是強烈批評了戰爭對道德和倫理的破壞。他用這個故事來表達自己的擔憂,認為希臘社會在戰爭中逐漸陷入道德的墮落,甚至對未來的希臘命運感到悲觀。這種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使得這段歷史有了更多的反思意義。
伯里克利的葬禮演說(第二卷第四章)可得出雅典公民的哪些自我期許與理想圖像?
在伯里克利的葬禮演說中,他強調了雅典公民的幾個主要價值觀。首先,他們強調為國家而犧牲,認為保護和捍衛城邦是每位公民的責任,而不是被迫做的事情。其次,雅典人非常重視民主,並認為每個公民都有責任參與政治和決策過程,這樣才能讓國家繁榮。雅典人也對自己的行為有高標準,他們追求榮譽,但不會沉迷於奢華,而是以理智和自律為榮。總體來說,雅典公民理想的生活是追求智慧、節制和正義,他們自視為其他城邦的榜樣,而不是模仿他人。
2. 你同意修昔底德在第二卷第六章對伯里克利的什麼評價?理由何在?
我修昔底德在描述科西拉的叛亂時,著重強調了戰爭如何對人性和社會結構產生極大的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