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1從伯里克利的葬禮演說可以得出雅典公民的哪些自我期許與理想圖像?

雅典公民熱愛自由,重視公共事務,並且他們的勇敢無畏不是法律規定的而是為了城邦犧牲奉獻的精神並且尊重不同意見,根據法規追求民主的公平正義。

2.你同意修昔底德在第二卷第六章對伯里克利的什麼評價?理由何在?

修昔底德認為伯里克里是一位出色的領導者,能夠控制民眾,而不被民眾所控制。用說話方式利用民眾的情緒說服激起他們對群體的想法進而達成他想要的目的。他擁有超卓的政治智慧和遠見,能夠準確把握局勢,制定正確的政策。即使某些決策可能不受歡迎,他也能說服民眾接受,是相當有地位的領導者。他堅定地推行自己的政策,不去討好民眾的。他能夠在戰爭和外交中保護雅典的利益。

我非常同意修昔底德對伯里克力是優秀領導者的看法,在我的想法中,能用演講調動民眾情緒是非常厲害的事情,他能引導人民往自己想要的方向自願前進,而不是因為上位者的命令而服從這些政策,直至今日溝通方法、演講也是重要的政治手段。

3.根據第三卷第三章「關於密提林的辯論」,問:雙方爭辯的焦點?各自提出什麼理據?

雙方對於密提林人的戰俘提出了不一樣的看法

一方認為密提林人的造反是他們對自己能力的過高期待,並且認為自己可以打贏這場戰爭統治我們,所以主張嚴刑處理的雅典人認為,這一切就是他們的自作自受,並且如果沒有及時處理這項問題,密提林人可能用大大小小的問題再造成一波波小暴動,為未來的不和平埋下種子。

另一方認為,把成年男子全部殺死婦孺淪為奴隸實在是太愚蠢了,這並不符合雅典的善良公民的想法,只是單純的用暴力促使密提林人屈服,並且認為,如果不是治理不當為什麼密提林人會想要反抗呢,從這些問題來想,就能找到制度的漏洞促使進步。我們不應該像嚴格的法官一樣而是考慮他們能帶來什麼利益貢獻出什麼,不只是無謂的殺戮。

4.為什麼作者高度看重科西拉的叛亂(The Sedition in Corcyra)(第三卷第五章)?該篇章有何特殊之處? 

科西拉位於重要的交通樞紐,在國防貿易上都有相當高的價值,科西拉內部政治分為親斯巴達派及親雅典派這類的分歧讓雅典跟斯巴達都極力爭取這個藩屬國。

在兩派的衝突下雅典派遣海軍介入協助,並導致了更嚴重的損傷,並且惹來了斯巴達的異議,親近斯巴達的人民轉而去其他地方建立新城市,起初雅典視他們為重大危害,但隨著時間及斯巴達強硬介入,該區域的民眾越來越少。

這個事件讓雙方都體認到與附近國家相處關係也是戰略中重要的一部分,也對日後雙方的戰爭觀殖民觀造成了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一、 從伯里克利的葬禮演說可得出雅典公民的哪些自我期許與理想圖像? 從演說中可看出關於雅典人的的自我期許與理想圖像分別可分為個體與群體兩部分。 在個體期許部分,於行動層面希望公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實踐寬恕待人和維護自由的理念也期待自我能成為關心公共事務、關心政治事務之人,在法律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