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1. 從伯里克利的葬禮演說(第二卷第四章)可得出雅典公民的哪些自我期許與理想圖像?

在伯里克利的葬禮演說中,首先,我得出了他們強調公民的自豪感和對城邦的忠誠,再來是展現勇於捨己為公的精神,強調為了社會的榮耀而犧牲個人利益,最後,鼓勵平等與民主,認為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應享有平等地位,並強調雅典的文化與智慧。

  1. 你同意修昔底德在第二卷第六章對伯里克利的什麼評價?理由何在?

關於修昔底德在第二卷第六章對伯里克利的評價,我同意他對伯里克利的讚揚,尤其是他對於雅典政治體制的理想詮釋,伯里克利的演說除了反映了他對民主原則的堅定信念之外,也展現了他對雅典文明自豪的情感,而且他在強調軍事力量的同時,也沒有忘記文化思想的重要性,我覺得這些都是雅典能在歷史上保持重要地位的原因,也是展現了他較為全面的領導風格。

  1. 根據第三卷第三章「關於密提林的辯論」,請問:雙方爭辯的焦點?各自提出什麼理據?

在第三卷第三章「關於密提林的辯論」中,雙方爭辯的焦點主要圍繞著是否應該懲罰那些叛變的密提林人。支持懲罰的一方認為,懲罰可以強化雅典的統治,以及震懾其他城邦,使他們不敢效仿叛變。而反對方則主張不應該以單一事件的叛變傷其無辜,且從長遠來看,更應該給予寬恕,以促進未來的和平與合作。他們提出的理由包括一方面道德的考量,另一方面則是基於理性、自保的觀點。

  1. 為什麼作者高度看重科西拉的叛亂(The Sedition in Corcyra)(第三卷第五章)?該篇章有何特殊之處?

關於科西拉的叛亂(The Sedition in Corcyra),我覺得作者高度重視該事件是因為其揭示了內部衝突及分歧如何影響一個社會的穩定。我認為這個篇章特別的地方在於,展現了他較為它詳細描述了社會崩潰時的極端情況,展現了人性在恐懼與混亂中可能表現出的殘酷與無情,反映出戰爭所帶來的道德與倫理的困境。這讓該事件在歷史上具有警示意義,突顯了內部團結的重要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一、 從伯里克利的葬禮演說可得出雅典公民的哪些自我期許與理想圖像? 從演說中可看出關於雅典人的的自我期許與理想圖像分別可分為個體與群體兩部分。 在個體期許部分,於行動層面希望公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實踐寬恕待人和維護自由的理念也期待自我能成為關心公共事務、關心政治事務之人,在法律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