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熱身階段的自我省察

〈政治判斷力〉:
「可用來進行這種歸納的或者為了建立用以系統化歷史知識假說的事例的數量有限,因為人類經驗無比多樣;進一步從這些事例中剔除所有那些各自獨有的東西,只保留共同的東西,就只會剩下一點非常單薄的、經過概括的殘渣,因為實在太不具體,根本無助於解決實際困境。」

「而在政治活動的領域,定律實在是少之又少:手段就是一切」(p.50)

閱讀所得:
政治活動並非是死板的,無法用定律去解決每個問題。由於每個具體事件都有專屬的背景和細節,所以在分析事件的過程中,不要只是依賴於抽象的概念或者定律上,而是要關注此具體事件,且根據其特有的條件背景,想出解決方案。

學習難題:
p.51、52提到的這項才幹(天生的睿智、想像性理解、洞見等等),為成功的政治家獨有的,如:俾斯麥、塔列朗、富蘭克林...,但具備純理論天才的人身上明顯欠缺這項實踐智慧能力,如:牛頓、愛因斯坦、弗洛依德...。此項天賦看似重要,為何有那麼多傑出的人才缺乏此天賦仍舊能在不同的領域上獲得成功?是否此天賦僅在政治等領域上發揮作用,而在其他領域無明顯作用?而若是沒有這項天賦的人 能否依靠後天培養此能力 來成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

〈哲學與政府壓迫〉:
「毫無疑問,過分的強制會使太多的人不能暢所欲言,使他們理解與表達的能力日漸萎縮;其結果無非是路人皆知的事實:如果你不讓人們思考,愚鈍他們的想像力,他們就會永遠誠惶誠恐,處於愚蠢或幼稚的狀態,在任何領域都做不出什麼有價值的事情。」(p.62)

閱讀所得:
我認為需要去尊重每個人的自由表達的權利,他們的創意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否則會讓人逐漸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社會發展不應過度限縮自由,才有機會激盪出創新的力量。

「最主要的困難在於怎麼知道究竟去哪裡找答案;怎麼知道究竟如何著手找尋答案。連怎麼才算是滿意的答案都拿不准,更談不上考慮什麼是正確的答案了。只有當我們陷入這種內心困惑,當問題顯然不管在多複雜的層次上都無法完全依靠經驗解決,當問題也不能通過僅僅運用演繹的技術手段(理論上可以由一台電子裝置執行)解決時 —只有在這個時候,我們遇到的才是一個真正的哲學問題。」(p.65)

閱讀所得:
真正的哲學問題往往無法依賴經驗或技術來解決,而是需要深入的思考和推理探索才能得出答案。當面對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我們不應該執著於先前的經驗以及現有的知識,應認真思考問題的本質,才有可能在困難中找到方向。當陷入了這種核心問題時,才是真正的進入了哲學思考的領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一、 從伯里克利的葬禮演說可得出雅典公民的哪些自我期許與理想圖像? 從演說中可看出關於雅典人的的自我期許與理想圖像分別可分為個體與群體兩部分。 在個體期許部分,於行動層面希望公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實踐寬恕待人和維護自由的理念也期待自我能成為關心公共事務、關心政治事務之人,在法律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