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熱身階段的自我省察

政治作為一種志業》 

P228「若一個純潔的意念(Gesinnung)所引發的行動,竟會有罪惡的後果,那麼,對他來說,責任不在行動者,而在整個世界、在於其他人的愚昧、甚至在於創造出了這班愚人的上帝的意志。

信念及心意爲倫理原則的人,覺得他的責任,只在於確保純潔的意念(Gesinnung)— 例如向社會體制的不公所發出的抗議—— 之火焰常存不熄。他的行動本身,從其可能後果來說,是全然非理性的:但這種行動的目的,乃是去讓火焰雄旺。這類行動的價値,只能在於並且也只應該在於一點:這個行動,乃是表現這種心志的一個楷模。」


學習難題:

為什麼經常能見到以心志倫理為行事準則的人呢?結合《回答這個問題:什麼是啟蒙?》一書,我想知道以心志倫理行事的人是否真的有符合蒙的精神呢?


閱讀所得:

我了解到作為一個志業政治家所需的特質、國家壟斷了使用武力的正當性,武力不是國家正常或唯一的手段,但沒有武力就成不了國家以及兩種相斥的行事準則(心志倫理與責任倫理)與其各自的想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一、 從伯里克利的葬禮演說可得出雅典公民的哪些自我期許與理想圖像? 從演說中可看出關於雅典人的的自我期許與理想圖像分別可分為個體與群體兩部分。 在個體期許部分,於行動層面希望公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實踐寬恕待人和維護自由的理念也期待自我能成為關心公共事務、關心政治事務之人,在法律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