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篇章《回答這個問題:什麼是啟蒙?》
覺得整篇讀起來相較吃力,所以同時另尋了原文及繁體對照版
覺得吃力的原因有:
1.翻譯的用語,對照原文後,才能比較理解其中的意思
像是從一開始就一直提到的”受監護狀態” 我去查了之後,認為”不成熟狀態”更能從原文中得出中文的精髓
2.可能因為翻譯的關係,使用了很多轉折語氣與贅詞,閱讀起來不易
3.第40頁的36節 最後一行:”無論誰甩脫這腳鐐,都仍然會即便跳過極窄的溝,也是沒有把握的一躍”這段上比較不能理解,並且在用語上的堆疊,更致使閱讀的不易
雖然多看了幾遍,但是還是能逐漸了解並將自己帶入作者的情景,也試著以他的角度來思考其中的意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